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治愈炮灰之路 > 第158章 换亲的姑娘 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大壮先是惊呼,然后喊痛,期间夹杂着几句死丫头混账小贱人之类的骂声,顾瑾恍若未闻,看他哪里动弹就打哪里。

几扁担下去,李大壮急忙喊道:“娘,你快拉开这个疯子!”

不用他喊,李母已经扑过来要挠她的脸抓她的头发,顾瑾百忙之中对着她的肚子踢了一脚,李母被踢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地上的李大壮只能滚来滚去躲避,李母摔在地上倒不是多痛,实在是这女儿变化太大,想要嚎哭找人过来评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住了嘴。

见她还没有停手的意思,李母又起身扑了过去:“小丫,这是你哥,打坏了怎么办?”

顾瑾又是狠狠几扁担下去才收手,冷笑的看着地上的人:“痛吗?”

李大壮眼神狠狠的瞪着她。

“不痛是吧!”说着她又拿起扁担揍了一顿,期间边上的李母不知道被推了多少次。地上的李大壮也好几次试图逃跑,但每次他想要爬起时,扁担就对着他的手脚狠狠招呼,很快他露在外面的肌肤也看得到青一块紫一块的,看他已经被打得卷缩在地上。

顾瑾再次问道:“痛吗?”

李大壮捂着头点头,顾瑾又一扁担敲他背上,厉声问道:“痛吗?”

“痛痛痛!”李大壮急忙道,身子还往旁边瑟缩了一下。

这么揍了他一顿,本来还有一些凉意的顾瑾身上还冒出来汗来,冷笑道:“你以前打我,也是这么打的,我那时候也喊痛,你怎么没有停手?”

又看向一旁要扑上来抢扁担的李母:“以前他打我的时候,你怎么能假装看不见?”

李母眼光沉沉的看着她:“你是疯了不成!”

顾瑾一下丢开扁担,李大壮看在眼里抖了一下,她嗤笑一声,拎着篓子转身进门,进门前对着李母说道:“你别想拿着我换粮食,要是真让我嫁,我就打死他!”

她语气虽然轻飘飘的,却无比认真。

话落,她打开门,余光瞄到何鱼不知道何时站在了屋檐下,眼神惊讶的看着她。

边上还有一个瘦小的孩子,不停的把自己往角落里缩。这个就是李大壮之前留下的女儿,两岁的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眶大大的,头发枯黄,满是惧意的看着她。

她也没有理会,关上了门,就听到李大壮在外面怒吼道:“看什么看,还不快点过来扶我!”

院子里一阵鸡飞狗跳,听到李母吩咐何鱼烧水的声音,还有上药时李大壮的痛呼声和咒骂声。

顾瑾今天爬了半天对山,又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还揍人,早就累了,所以她倒头就睡了。

翌日早上,她被砰砰砰的敲门声吵醒,睁开眼睛时发现天已经大亮。她穿好衣衫打开门,就看到门口站着几个高壮的男人,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一身红袄的婆子,见她开门,咧开嘴笑到:“姑娘,你跟我们走吧!”

顾瑾扬眉,她看了一圈院子,发现没有人,问道:“我娘呢?”

“他们都走了。”那女人妆容厚重,一说话那粉扑簌簌的落,还伸出手来拉她:“你娘收了我二百斤粮食,把你卖给了我,放心吧,我会帮你找个好人家的……”

顾瑾微微一让,看了看旁边的几个男人:“不就是两百斤粮食吗?我给你三百斤。”

夫人一怔,见多了哭闹不肯走的和哭着求饶的,这样不哭不闹给粮食的,还是第一回见。

“三百斤?”她有些惊喜,伸出三个指头,露出了手上两枚金灿灿的戒指。

顾瑾点点头:“怎么样?多拿一百斤,你们也不算白跑一趟。”

妇人和那几个男人对视一眼,点头道:“粮食拿来,我们立马就走。”

顾瑾这才抬步出门,走到正房那边,看到门上面挂了一大把锁,她捏着看了看。在院子扫视了一圈,去柴房拿了一把劈柴的大刀,把门给劈开进去了。

这李家的粮食,全部放在李母的屋中,角落中两个大半袋子是原先就有的,今年秋日刚刚收进来,大概一百多斤。

边上还有新搬来的两袋,应该是外面的妇人说的两袋粮食,她先搬了那两袋,又去角落里搬了那两个半袋子出去:“这些应该够了吧,你们拿走吧!”只会多不会少。

几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往顾瑾手臂上看了看,本来他们还有一些别的心思,比如把人和粮食都带走之类的……但看到她搬这么多粮食也是轻飘飘的,现在也安下心思,搬了粮食,一行人飞快的出了院子。

顾瑾紧接着也出了门,将正门的门掩上,院子门关了,再次上了山。

无论做什么,都得要银子,这一回,她身上什么银子都没有,都要先赚到银子。

她走后不久,李母带着一家人回来,推开院子门发现家中静悄悄的,几人直奔那间厢房,门一推就开了,果然没有被从里面拴上,门一开,不大的屋子尽收眼底,屋中空无一人。

李母立即就高兴起来:“死丫头,能耐得不行,这一回我看她还怎么厉害,我都听说了,这百花楼最会调教人了,再凶悍的姑娘,到了那边都得乖乖听话,不听话,就得死!”

说到最后,语气恨恨。

李大壮也挺满意的:“要不是我看她还有一点用,昨天我就打死她了。”他一笑,就扯动了嘴角的伤口,痛得嘶的一声。

死丫头,扁担还能往脸上招呼,打得他今天啃馒头都张不开嘴,只能喝粥。

何鱼沉默,只是抱着孩子的手不由紧了紧。

就听李母道:“鱼儿,赶紧做饭去,这一大早的就往外面跑,都饿了,一会儿吃完,赶紧去割草回来喂猪,昨天没怎么喂,别再饿瘦了……等你有孕了,娘杀了给你补身子。”

絮絮叨叨的,不过听出她心情不错。

一边絮叨一边往正房走,一边还从口袋里面掏出钥匙来,走到正房门口,李母看见虚掩的门,心下一惊,推开门后直奔里间往角落里看。

当看到那里空空如也,不止原来的粮食不见了,就是早上搬回来的两袋粮食都消失了,李母瘫软在地,大喊道:“大壮!快来!”

李大壮原本去了茅房,他在茅房中听到了他娘凄厉的喊声,忙提了裤子跑出来,进了正房扫视一圈,问道:“娘,咋了?”

“粮食……粮食……粮食全部没有了!”李母坐在地上,手拍着大腿:“天杀的百花楼,我说我们躲开的时候他们一口应下,原来还动了做贼的心思,这一点粮食都没有,可怎么办好……”

李大壮皱眉:“明明都说好的只抓人,怎么能顺便偷粮食呢?我们去要回来!”

说着转身就要出门,李母一骨碌爬起来,一把抓住他:“可不能去,听说百花楼的打手很厉害,今天来的那几个你看到了没?你能打得过?”

闻言,李大壮想起早上的那几个壮汉,昨天被打的几处又隐隐作痛,挣扎着要甩开他娘的动作一顿:“那怎么办?”

李母开始嚎哭:“我也想知道怎么办……”

何鱼出现在门口,她本来是等着李母给她拿粮食做饭的,这会儿饭是做不成了,她提议道:“不如咱们请村子里的人去帮我们要回粮食吧?”

母子俩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即起身,又迟疑道:“但是人家凭什么愿意帮我们呢?那可是百花楼,再说,如果他们问百花楼为何要来咱们家,我也怎么说?”

李大壮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说的:“就说百花楼的自己闯进来的,反正是他们自己偷了我们的粮食,难道天底下没有王法了?”

“万一他们要是觉得百花楼为何不抢别人,就抢了我们家奇怪呢?”这话是何鱼问的。

李大壮顿时就怒了:“死婆娘,你要跟我杠是不是?赶紧做饭去!想要饿死老子!”

何鱼满脸不可置信,虽然早就听说李大壮喜欢动手,但自从前天开始,他对自己都还算温柔,本来何鱼都已经开始期待了,听到这话犹如一盆冷水浇下:“但是我……”没有粮食。

话音未落,李大壮已经猜到她要说什么了,怒骂道:“厨房里有什么做什么,先填饱肚子再说!”

说完愈发不耐,何鱼不敢再问,头一低进了厨房。

顾瑾不知道家中出的事情,今天她往林子更深处走了些。采到的药材更多,还抓了三只兔子,可能真的是没有什么人打猎,也没有多少人采药,两天来她都挺顺利的。

照样是自己烤了一只兔子,剩下的拿去卖。这一次她直接去了隔壁的镇子,先把两只兔子换了银子,然后去了昨天的医馆。

看到她的药材,昨天收药的摆摆手:“昨天刚收过,今天不要了。”

不要?

见她疑惑,大夫无奈解释:“看病的人不多,许多人喜欢吃偏方,有些贵重的药材备了几年也用不上,再说,等天气一冷,蛮族那边兴许会过来抢东西,药材备起来,也会被他们嚯嚯掉。”

他叹口气:“而且,我也没有银子收药材了。”

这还真是没法说。

顾瑾本来也没想着靠卖药材为生,李小丫上辈子无论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全都身不由己。

她又想起家中那四面漏风的厢房和薄薄地被子,还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回去还得应付李家母子,真要买了厚被子,说不准头天买了,第二天就被李母抱走了,实在是懒得和他们扯,想了想问道:“这镇子上有院子租吗?”

大夫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闻言有些讶异,“你要住在这里?”

顾瑾点头:“我一个人住,最好是独院。”又补充道:“也别太贵。”

大夫想了想:“你往那边去问问。”

顾瑾顺着他指的方向,那条街两旁都是较矮的窝棚,顾瑾有些无语,这些地方是要时刻有人守着,她又补充了一句:“最要紧的是安全。”

说了这么半天,已经有人进了医馆,大夫忙着过去招呼,随口道:“要安全就东街,就你刚过来的那条街。”

那边住的是这镇上最富裕的人家,各家的院墙都用了青砖围着的,在一片低矮的房子中,颇有一种高门大院的感觉,当然了,高门大院是相对于旁边的矮棚来说的。

顾瑾毫不迟疑的往东街去了,敲开了两家的房门后,得知最末的这家只有一个老太太住,可能会租。

敲开门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身子佝偻着,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但梳得整齐,打开门后眯着眼看她:“你找谁?”

顾瑾看了看院子,两间正房两间厢房的小院,外面的院墙全是青砖,房子建得不错,她心里就多了一丝满意:“我想租院子住,我一个人住。”

老太太眯着眼睛打量她一番:“那行,一年二两银,现付,再有,我也要住里面。”

顾瑾身上拢共就二两银子,再有就是昨天和今天这几只兔子的银子,如果直接给了,东西都置办不过来:“我能先付半年吗?”

老太太点点头,侧身让她进门。

进了正房,顾瑾打量一番,颇为满意,各种家具一应俱全,买了被子就能住下来了。

而且这老太太走路都慢吞吞的,对她一点威胁都没有。

她把药材放下晾干,然后打算出门买被子和粮食安顿下来,至于李村,离这边走路要一个时辰,回不回去看心情了。

想也知道回去肯定是一场大闹,她可把家里过冬的粮食都送人了,已经能想象得到李家母子知道此事后大怒的模样。

从东街另一边去,也能转到医馆那边。秉着熟悉地形的想法,顾瑾走了那边,走了没多久她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这边的房子似乎比东街的修得好一些。而且也有集市,最要紧是,两层的小楼还挂了纱幔,飘飘扬扬的看起来多了几分旖丽。

这一看就是花楼。

没想到这镇子不大,但花楼却多,走过去大大小小十来家,远远的还看见前面有一个三层的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