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丁微的快穿修行之路 > 第124章 不做大冤种(二十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不做大冤种(二十七)

“王阿姨就没有闹啊?”刘伟好奇。

“嘿嘿嘿,你王阿姨从小就喜欢你王叔叔,又一起读书,青梅竹马长大,那是老王怎么说,她就怎么做,从来就没有反驳过你王叔叔半句,我甚至怀疑你王叔叔说太阳是方的她也会点头说太阳今天真的不怎么圆,好像有些方。”刘妈妈说道。

“那你也不看老王对她有多好,在你王姨上初中的时候,她家里重男轻女愣是不让她继续上学,说什么也不给出学费,还是你王叔叔想办法凑钱让她上的,她家面姐妹多,不缺她赚工分,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再加上你王姨保证读完高中肯定能找到工作,以后上班了工资都上交,他们才同意让你王姨上学的。”刘爸爸说道。

“哎!两口子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才能上了高中有了工作,因为他们都姓王双方父母死活不同意两个人在一起。”王妈妈感叹。

“他们是亲戚?”

“不是!就是一个村儿的,没有亲戚关系,你王姨家是逃难过来的。”

看现在两个人这么大年纪了依然还恩爱如初,可见即使外部条件有再多的困难,对于真正的有情人来说只算是生活的小考验根本算不了什么,总能想到办法解决。

想想这两个人对感情的态度,再看看王青青对感情的态度,怎么看王青青都不像他们的孩子。

对啊,王青青真不像两口子的孩子,仔细想想。

不但长相不像,就是性格和为人也都不像。

“小仙女你觉不觉得很奇怪?以你看了那么多的狗血电视剧来说,有没有可能王青青并不是王叔叔的女儿?”

刘伟在心里呼叫小仙女。

“什么?难道是真假千金的剧本?”

小仙女立马来了精神,又将剧本捋了一遍:“故事到结尾也没有说她的身份有问题啊?”

“那有没有番外什么的?”

我找找看:“番外就写了她的弟弟王旭,说主角从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面,父母因为儿子,一直忽视她,最后儿子被他们惯坏了,自然下场凄惨,还是女儿有出息什么的。”

“爸,你有没有觉得王青青和王叔叔不怎么像啊?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不像?会不会是当时抱错了?”刘伟试探的问道。

“孩子不一定都像父母,我听说,王青青长得像她奶奶,应该是隔辈遗传。”爸爸不在意的说道。

小仙女还是不甘心,以她在网上冲浪的经验,王青青的身份肯定有问题,如果到了小说结尾都没有暴露出来,那只能说明,她的身份肯定不是真千金,完全有可能是假千金。

“妈,你说有没有可能王阿姨生产的时候,孩子被人掉包了,或者被护士弄混了。”

“怎么可能呢?你王阿姨当时是在自己家里面找接生婆生的。”爸爸立马反驳。

但是紧接着,就听妈妈的手用力的拍在自己大腿上,那声响的,听着都觉得疼。

“媳妇儿,你咋了?”爸爸立马去了妈妈身边,心疼的看她是不是把自己拍疼了。

“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刘伟在心里默默唱着。

小仙女笑得直打滚。

老两口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爱。

“老刘,你记不记得,老王曾经给我们说过,她生产的时候,她大嫂也在同一天生产,但是她们坐月子的待遇天差地别,老王只坐了几天的月子,就吃了几个鸡蛋,而同样坐月子的大嫂不但婆婆给杀了鸡还吃了鱼,鸡蛋更是天天吃。”

爸爸是男人所以他的关注点和妈妈不同,即使听到了这话,也没有记在心里,毕竟都是发生过的事情,还记着那些干嘛?但是妈妈就不同了,对于女人来说,如果月子没有坐好,她能记一辈子。

爸爸和妈妈两个人面面相觑,儿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爸爸,你要不和王叔叔说一声,让她和王青青去做个亲子鉴定吧,可千万别帮了其他人养孩子,自己的孩子反而受苦。”

刘伟说完就回房间了,看了会儿书,修炼、睡觉,如以往一样按部就班。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的话,对他爸爸妈妈造成了多大的冲击,两口子一夜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到底要不要提醒老王两口子啊?如果说了,老王会不会觉得他们两个有病啊?这年头谁会有事儿没事儿说人家孩子不是亲生的啊?会不会以为咱们是因为王青青哄骗了自家儿子,才胡说八道的?

可是如果不说吧,这么多年的交情,他实在是不愿意看到老王两口子掏心掏肺的为别人养孩子,关键是还不知道自己家的亲生孩子是不是在受苦,现在看王青青那孩子就是个白眼儿狼,说不定最后啥都付出了,还落不到什么好。

最后两口子终于下定决心,把他们的怀疑说给老王两口子,让他们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先做个亲子鉴定。至于老王最后会怎么做,会不会怪他们,都无所谓,反正他们自己做到了问心无愧就行了。

刘伟每天都有刷不完的题目,眼睛累了就修炼一会儿,修炼时间够了就又继续做题,等到他回到学校的时候,老师给他发的那一沓奥数试卷已经被他刷的差不多了。

王呈看到他的成果,由衷的佩服,他虽然也喜欢数学,享受解开每一道难题的过程,但是这一段时间的高强度的刷题,还是让他感觉身心俱疲,不想再看到数学卷子了。

当王呈感觉自己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终于到了参加冬令营的时间。

他们省有十二个同学要去参加,这一次的带队老师刘伟并不认识,不是他们学校的。

刘伟还以为他们要坐飞机呢,没有想到居然是坐火车,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

这个年代坐火车可不像二十一世纪坐高铁那么舒服,简直就是在受罪。

改革开放已经10多年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日新月异,流动人口也大量增加。但是国家的交通条件还并不发达,火车速度慢、班次少、站数多,整体运力不足,而坐火车的人却非常多。

这个时候的火车票还不是实名制,火车票只是你进入火车的途径,你即使买了坐票也不一定有你的位置。